企业新闻
“第一次举办这个展览会时,印度人不打算来这里,最后只来了12个商家。而今年仅印度商家已经有100多个了,伊朗的商务副部长也在这里。8年了,你可以想象,这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国际地毯产业界重要的盛会。”正在此间举行的2011青海藏毯博览会上,世界手工地毯协会主席阿赫塔尔·纳兹尔·库克说。
已经连续举办八届的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是目前由地毯生产加工国举办的最具影响的国际性地毯产业盛会。
在库克和许多业界人士看来,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是中国藏毯发展的一个缩影,通过这一展会带动和多方培育,藏毯有望在全球地毯业寻找到“新地位”。
来自青海省湟中县的中国藏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杨永良告诉记者,藏毯起源于青海,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藏毯是以羊毛为原料,制作中要先后经过尺寸定制、图案设计、花色搭配、植物染色、手工捻线、编织等工序。一块50厘米见方的传统手工编制藏毯需要一名技师工作一个月。
“在我们国家,没有人从事手工地毯的编织工作,我们只有机器制造出来的地毯。德国还有欧洲其他国家的人们很青睐传统手工制作的藏毯。我们尊重这种传统工艺和那些编制工,这是一种珍贵的艺术。”德国商人卡尔·高曼的这番话代表了欧美市场对藏毯的认可。
正是藏毯具有浓郁文化特色、手工编织的特点,进入新世纪以来,藏毯便在世界地毯产业中展露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而这其中,作为藏毯起源地和最佳原料地的青海省更是异军突起。
据中国藏毯协会统计,经过十余年发展,青海的藏毯品种已发展到15个系列84个品种、1000多个花色图案。涌现出了藏羊集团等国内藏毯生产龙头企业,和“藏羊”、“藏之梦”、“青海湖”、“圣源”等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藏毯商标。
青海藏毯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初步显现区域性产业集聚趋势,在国际藏毯业界产生了重要影响。2004年举办至今,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地毯贸易成交额也从最初的800万美元增加2010年的5860万美元。
青海省副省长王令浚向媒体介绍,2010年,青海藏毯累计完成出口3500万美元,同比增长24%,藏毯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7%。青海省会西宁市正离自身设定的“世界藏毯之都”目标渐行渐近。
由于看到藏毯富含的商机,河北、山东等中国其他地区的地毯企业也投入到藏毯研发、生产中,出于满足市场需求和寻求利润,机织藏毯也已问世。河北宏兴集团总裁徐宏忠告诉记者,他们企业目前主要致力于机织藏毯的生产,年产值已突破1亿元。
“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机织藏毯每平方米价格在60到200元左右,虽然远低于手工藏毯每平方米500到1000元的价格,但是公共场所、机构和低端客户的需求很大,机织藏毯的市场非常吸引人。”徐宏忠说。
由于藏毯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据测算,藏毯产业出口额每增加1万美元,就可创造出16个用工岗位。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藏毯生产企业-青海藏羊集团已经为青海农牧区创造出了16000个就业岗位。
西宁市大堡子镇二十里铺村村民张发兰说,她编织藏毯已经11年了,现在每月能有100多元的收入。编织藏毯已经是她们村妇女农闲时主要的收入来源。企业在藏毯加工集中的村落设立车间,并派出技术指导,农牧民到车间“上班”,如今,藏毯生产“公司+农户”组织模式不仅有效扩大了藏毯产出数量,也使藏毯质量得到了有效管控。
然而,作为地毯产业的新锐,想要“洗牌”市场眼下还面临不少挑战。
“我认为,中国藏毯产业目前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劳动力短缺。市场需要更多真正的手工藏毯,能够有更多的人从事这种传统工艺才能使藏毯在世界市场上处于优势。”美国客商保罗·施普尔说。
山东海盛恒业制毯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士海非常认同保罗·施普尔的观点。赵士海告诉记者,由于用工不足,他们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收入已经比鼎盛时期缩减了一半以上,有订单不敢接成为他现在最大的烦恼。
此外,不少业界人士还认为,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藏毯的加工成本也明显增加,就价格而言,与占据国际地毯高端市场的土耳其、比利时等国产品相比,藏毯的价格优势逐渐在丧失。
青海藏羊集团副总经理陈学武则认为,机器取代了手工制毯对传统手工织成的藏毯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藏毯要想在国际地毯市场中不断开拓,最终还是要在产业高端占有一席之地。
据了解,目前,世界地毯产业市值为90亿美元,而中国的市场份额仅为4亿美元。国际上,人均地毯消费为每人3平方米,而消费市场潜力巨大的中国人均地毯消费则不足0.1平方米。这些数据表明,只要藏毯产业不断健康开拓、发展,将具有丰富市场前景。
“藏毯要真正在国际市场上有所作为,还有一个关键就是亟待提升产品的研发能力。传统藏毯虽然历史悠久、经典耐用,但花色、品种还是显得单调。必须按照现代人的审美眼光,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赋予藏毯新的‘外表’和内涵。”陈学武说。